江东控股集团领导一行赴中城盟调研学习城投经验

2025-03-12 00:18:26

2025年3月12日,江东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东控股集团”)领导一行赴中国城盟控股集团(以下简称“中城盟”)调研学习,双方围绕城投企业转型路径、产融结合模式及区域协同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中城盟执行总裁贺明田、高级项目经理张祥参与座谈接待,江东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芮家旗等代表出席。

中国城盟控股集团

座谈会上,中城盟执行总裁贺明田系统阐述了城投行业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他强调,城投企业需突破“融资代建”单一职能,加速向“实体化、产业化、市场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并提出中城盟“一体两翼”业务布局:以国有平台企业转型需求为主线,以“咨询顾问+金融投行/数字经济”为支撑,通过整合产业、金融及供应链资源,联合专业服务机构,形成“融资+融智+融合”特色路径。其与地方政府合资成立国有平台的实践案例,为地方投融资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标杆经验。

中国城盟控股集团

作为国发[2014]43号文后,城投行业协会中首批市场化转型的城投企业,江东控股集团常务副院长芮家旗结合集团发展历程指出,城投企业需精准把握政策导向,优化“人、财、物”资源配置,并强化区域协同。江东控股通过重组市建投、工投等平台,构建“1+6+N”产业体系(1个控股集团+6个产业集团+N个直属企业),形成城市建设运营、产业投资、资产运营等九大业务板块。其参与的长三角一体化项目和“双圈城市”联动模式,成为区域产城融合的典范。

双方在交流中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一是联合举办行业论坛、共同发布研究成果等多方面达成合作共识,推动经验标准化;二是推进数字化转型合作,依托中城盟“战略-业务-技术-管理-能力”五位一体模型,提升江东控股智慧园区、数据资产运营效能;三是探索产融结合创新,嫁接供应链金融资源赋能粮食储备、科创孵化等新兴板块。此次调研标志着江东控股在深化市场化改革、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上迈出关键一步,为城投行业转型注入新动能。

 

【江东控股集团简介】

江东控股集团成立于1999年3月。2011年2月,为深化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市属城市建设投资、工业投资、能源交通投资三家平台公司重组,成立马鞍山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5月,更名为江东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集团定位为城市投资运营主力军,产业资本赋能引领者,国有资产运作开拓商,国企党建引领先锋队,主要承担城市建设运营、产业投资管理、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职责,依法对所投资企业行使股东权力,维护国有资本权益。主营业务涵盖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投资运营、片区开发、土地整理、产业投资(股权、基金)、资产运营、粮食储备、文旅康养等诸多领域。

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深化国企改革要求,集团建立健全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设立了党委、纪委和群团组织,构建“1+6+N”产业体系(1个控股集团+6个产业集团+N个直属企业及参控股公司),参控股企业共164家。全集团(含下属控股企业)在岗员工约2500人,其中集团本部员工240人。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抓经营、保重点、强管理、促改革、防风险,切实履行国企责任,充分整合运用各类有效资源,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努力为马鞍山打造成为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作出更大贡献。

 

【马鞍山市简介】

马鞍山现辖3县3区,拥有3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开发园区,面积40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0.1万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2784.65亿元、增长6%;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特别是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赋予马鞍山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在马鞍山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马鞍山是一座古今辉映的文明之城。我们这座城市既古老,又年轻。说古老,是因为历史悠久,长江文化源远流长,30万年前,和县猿人在此繁衍生息,被公认为南方直立人的代表;含山县凌家滩遗址距今约5800—5300年,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历代文人墨客流连于马鞍山大地,留下许多传世佳作,诗仙李白写下《望天门山》等60余首壮丽诗篇,周兴嗣的《千字文》、刘禹锡的《陋室铭》、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等均创作于此。说年轻,是因为马鞍山1956年建市,市民以产业工人为主,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马钢建设者和他们的后代,呈现出思想上开明、文化上包容、事业上进取的鲜明品格,也塑造了“聚山纳川、一马当先”的城市精神。2009年,马鞍山获评中部地区首个全国文明城市,并蝉联五届。

马鞍山是一座左右逢源的开放之城。处于长三角几何中心,地理位置属于东部城市,行政区划属于中部城市,是南京、合肥都市圈的“双圈城市”。具有四个优势:区位条件好。是离南京最近的城市,乘高铁到南京仅17分钟,到南京禄口机场只要40多分钟,综合商务成本只有南京的60%。到南京的地铁正加快建设,建成后将真正实现与南京同城化。创新动能强。拥有安徽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2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是国家创新型城市,连续4年进入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榜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占比均居全省第1。营商环境优。坚持对标南京、“杭嘉湖”等先发地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打造“无差别”的营商环境,建立“企声响应”工作机制,“十”字工作法构建纵向到底、横向联动的服务企业格局,“采石会客厅”常态化接待企业、纾困解难,亩均效益评价、“标准地”等一批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营商环境考核居安徽前列。不少客商说,马鞍山是一座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城市。开放平台多。长江穿城而过,港口实现江海联运,拥有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安徽自贸区马鞍山联动创新区等对外开放平台。

马鞍山是一座刚柔并济的产业之城。“刚”是指马鞍山是一座钢铁城市、工业城市。因钢设市、因钢兴市,先有马钢,后有马鞍山市。作为老工业基地,马鞍山工业门类齐全,涵盖41个工业大类中的36个、31个制造业大类中的30个,具有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柔”是指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打造“1+3+N”产业融合集群升级版,即1个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为主导的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绿色食品3个省级产业集群,以及N个市级产业集群,拥有宝武马钢、吉利汉马、格力、奥克斯、蒙牛、达利园、北冰洋、海底捞等知名企业。招大引强势头强劲,2024年签约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54个。

马鞍山是一座山水相间的生态之城。城市依山环湖拥江而建,素有“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美誉,城镇化率74.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7%,是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为突破口,实施长江两岸综合整治,推动向山矿区生态修复和绿色转型发展,薛家洼、浮沙圩、凹山矿坑等发生巨大变化,成为网红打卡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发展,PM2.5年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在全省率先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成为全省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获批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入选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正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更多资讯,请点击下述链接)

 

1、2024年4月,中国城盟控股集团执行总裁贺明田应邀出席“江东大讲堂”为“江东控股集团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作专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