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城投集团改革转型

2017-11-08 10:29:24

一、集团简介

柳州市城市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州城投集团”)是柳州市人民政府为了改革城建投资体制于1999年7月出资成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职能是融资并投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承担建设项目法人责任。经过17年的发展,公司资产总额达676亿元,公司下辖全资子公司2家,控股公司1家,参股企业3家,目前公司重点发展土地前期储备开发、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管理、资产运营与管理、房地产开发四大核心板块。十二五期间,公司共完成50多个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额260多亿元,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及市级层面荣誉共计80多项。

二、转型发展遇到的问题

国家不断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规范管理,融资形式日益严峻,柳州城投集团面临和大多数城投集团一样的困境,融资规模急剧膨胀,偿债压力巨大,经营性资产偏少,自身造血功能严重缺乏,公司治理结构有待完善等诸多问题。这对公司项目建设、存量债务还本付息以及未来生存发展造成巨大压力。柳州城投需要尽快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化经营和承担政府责任之间寻找平衡,以实现集团公司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三、转型发展的思路

为顺应国企重组整合及转型升级的需要,柳州城投集团将继续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抢抓“一带一路”、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顺应转型升级的新常态,紧跟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步伐,促进改革创新,加快公司发展模式转变,着力打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一级整理开发、资产经营开发、产业园区开发、金融服务等相关多元发展的业务格局,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逐步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期末,柳州城投力争实现资产总额达千亿以上,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营业利润达到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0%以内。

四、改革转型的基本策略

(一)整合发展

将道路桥梁交通类基础设施的附属资源及其产生的延伸业务,如广告经营权、地面空间的使用权、地下综合管廊投资经营等整合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由柳州城投公司经营并获取适当利润。

(二)打造4条产业链

1.打造城市资源经营产业链

创新经营理念,盘活存量资产,搞活增量资产,激活无形资产,实施集约化运作,立足全市存量公共资源,拟定统一完整的经营开发方案,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2.打造片区开发经营产业链

充分发挥片区开发这一宝贵资源的作用,在创造突出社会效益的同时,增加集团公司自身经济效益。

3.打造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产业链

探索进行土地征收、储备、整理、拆迁、工程施工、经营开发一体化的项目产业链。

4.打造产业园区开发产业链

以土地一级开发整理为基础,以产业园区开发和配套服务为关键,整合土地、策划、金融、信息等要素,实现产业园区开发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

(三)战略协同

一是集团公司发展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协同,二是土地获取与产业园区开发协同,园区开发与相关配套协同。

(四)产融结合

通过产业基金对产业园区开发及其延伸项目等进行股权投资。

五、改革转型的实践规划

(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1.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给予公司经营班子更大的经营决策权

(1)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及相应的制度流程,为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供组织制度前提。

(2)从权力设置上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制衡关系,为处理好信任托管和委托代理关系问题提供制度保障。

(3)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4)对公司经理人员建立起一种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2.支持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设立子公司

按照集团公司业务发展方向,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设立资产经营、产业园区开发、金融及建筑业服务等子公司,发挥各自企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强化人才支撑

1.优化人才引进机制

建立人才引进小组,实施人才库战略,优化人才引进渠道优化工作。

2.加强人才培养与发展

建立健全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制度,实行专家型技术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比重。

3.优化人才结构,扩大经营人才比例

优化人才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重点加强专业背景经营人才的引进力度,为集团公司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优化用人机制,发挥人才潜能

实施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机制和实施轮岗制度。

5.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人才积极性

建立健全相关工资结构和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全员绩效考核制度。

(三)创新投融资管理

1.创新融资管理

(1)借助柳州国资国企改革机遇,争取政府支持注入优质经营性资产,扩大经营性资产规模,提高融资能力。

(2)引入社会资本,扩大PPP融资模式在项目中的应用。

(3)扩大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售后回租式融资租赁等新兴融资模式。

2.创新投资管理

(1)明确战略规划指导投资行为的原则。

(2)寻求战略合作拓展业务空间。

(3)扩大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售后回租式融资租赁等新兴融资模式。

(4)健全项目投资论证机制,建立科学民主的投资决策机制。

(5)健全投资运行和投后管理体系。

(6)完善投资项目储备库。

(四)提升核心能力

1.提升政府公关能力

与各级政府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政府政策的变化,充分利用政府关系资源,及时顺应政策的变化。

2.提升融资能力

不断加强融资能力的培养,以满足日后繁重的建设任务需要。

3.提升市场营销能力

在投资的经营性项目中,多个经营环节采用先进的营销理念与方法,提升经营效益。

4.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提高整合政策、资金、土地、品牌、技术、文化、高水平等一系列资源的能力。

六、政府对改革转型的支持

(一)政策支持

要求落实“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如对于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建设,需匹配项目周边资源或延伸资产作为项目整体进行开发,所涉及的特许经营权,应落实投资方与使用方之间的相关收益分配。

(二)缓解债务压力

平台公司存量债务大,政府通过加大与金融机构协调力度,多渠道、多途径化解平台公司的债务压力。

(三)资产注入

加大划拨土地资产和注入可经营性资产,增强平台公司融资能力。

(四)优化公益性项目运作模式

政府部门积极探索公益性项目的回购、对价、租赁、财政补贴、资产置换等方式,以匹配相关债务,同时确保建设和偿债期财政拨款及时、足额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