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的招商引资讲话,堪比MBA教科书!
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曾主政湖北、四川多地,长期奋战在招商引资一线,大项目经验极其丰富。招商引资内参选取范锐平在一次内部招商引资座谈上的讲话,谈到了招商引资的方法论和实践论供大家参考。
【以下为正文】
1、招商引资必须走出去
招商引资,我们的干部走出去、走下去程度不够。各单位要抓紧落实,让干部知道走出去干什么;走下去做哪些事。走下去,就是帮助服务对象排忧解难。走出去主要是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走出去招商推介。宣传推介是一门科学。让工作对象对自己的宣传推荐内容感兴趣,才是成功的招商宣传推介。过去,大家习惯把一两句话城市的口号作为推介词。可投资者毫无兴趣。这样是白费力气,所以不要再这样推介了。每一个投资者关注点都不一样,一定要知道对方究竟想了解什么、最想听的是什么,千万不要自说自话。就像某些人到国外,虽然用外语和老外说了很多,但老外就是不明白你说的意思。这就是因为文化的差异性。很多干部走出去,宣传半天就是打动不了别人,原因在什么地方?是因为供需脱节:对投资者来说,你说的我不关心,我关心的你一句也没讲。对投资者推介,关键要强调三点:一是区位优越,市场覆盖面广,物流成本低。二是工业基础较好,要素资源充足,产业配套能力强。三是居住环境好,职工忠诚度高、流失率低。这三点是任何企业在全国布局时考量的最主要因素。所以要紧紧抓住这三点来宣传推介。
第二件事,走出去开阔眼界。主要是学习外界招商引资中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了解和掌握最新政策走向,使我们的工作思路和举措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干部走出去,哪怕暂时没有引进项目,只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学习、用心去感悟,就会有很多收获。
第三件事,招商引资必做回归创业、回乡就业的动员工作。我们籍外地人不少,同时跟我们有渊源的外地人很多。以此推算,我们在外面打工创业的至少有几百万人甚至更多。无论是什么身份,都要去做工作。有钱的,动员他们回家乡办企业;有技术的,动员他们与家乡的企业入股合作;有劳动技能的,动员他们回家乡就近就业。100多万人回来,可以办多少家企业?干部出去要见世界500强的老总、全国500强的老总不容易,但拜访、争取创业、就业回归人员,是完全做得到的。最近在搞一个自下而上的调查活动,就是每个县(市)区从村支部书记、小学校长开始摸底,查清有多少人出去了,把凡是在外面打工的、创业的人,都建立起名册。干部走出去,通过县里的干部带镇里的干部,镇里的干部带村里的干部,就可以结识可能回归的本地人,再通过他们的关系,找其他门路,再认识更多的人。干部出去做这项工作最现实,最实事求是。今年接待经费要减三分之一,但总预算一分也没减,就是要大家把钱拿出来干事业。
2、招商项目要争回来
项目的内涵有三个方面:
一是争取试点、试验、示范。所有这类项目,不管是国家的还是省的都要争取。不要计较有的项目没什么含金量、没什么支持经费,只要能把它争回来就是政绩。为什么各种各样的试点、试验、示范项目我们都要争取?因为这可以奠定我们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先发优势。
二是争取政策性补助和项目资金。我们通报过各个部门争取国家和省里项目资金的情况,其中绝大多数没有什么增长,这说明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的工作做得不扎实。今年要硬考核、见真功,以实际项目落地来检验具体工作成效。
三是争取有效益的好项目。什么叫“好项目”?就是“两有两无”:有好的产品,有市场潜力;没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安全隐患。特别是对县(市)区来讲,不要只盯着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项目,这种项目引得到、搞得成最好,但只要有好的产品、好的市场,没有严重污染、没有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好项目、好企业,都要千方百计地引进,在目前各地竞相争资源、争项目的形势下,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去挑肥拣瘦。
3、招商项目建设要快起来
目前,建设项目落地难、周期长、见效慢,是我们推进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主要原因是:
第一,“统征统迁,集中安置,集群集聚,净地出让”的发展模式,没有得到部分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坚决执行。新建工业项目,不能哪块地方有空地,就抠出来,见缝插针,安个项目,犬牙交错,到处都是。现代工业穿插在落后的半农村化城镇中,既显得极不协调,也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所以,必须要采取大规模的征地拆迁,大规模的集中安置,大规模的净地出让,来改变城市的根本布局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是主要领导拿在手上亲力亲为,如果主要领导不去推动,其他干部是推不动的。这种模式不推行,要加快工业项目的推进就绝无可能。
第二,审批复杂,效率低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配套。我们去年实现了“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城市”目标,但是审批最少不等于效率最高。现在人为设置审批障碍的情况依然很多,必须坚决清理。同时,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以及企业员工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跟不上,影响项目建设。这种状况也要迅速改变。
第三,优惠政策与投资强度、工程进度没有挂钩,政府对投资主体和市场主体没有一定约束。由于政府的主导力度不够,企业的自主性太强,投资者拿到土地以后拖延建设。从今以后,在给企业优惠政策的时候,就要把它的投资强度和工程进度约束进去,没有达到投资强度,优惠政策就无效;没有在规定阶段内完成投资建设,优惠政策就失效。
4、招商四点解决方案
解决以上这些问题,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加快新城新区和特色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我们组织大家观摩了各县(市)新城新区,后期还要再看一次。去年是看规模,今年要看质量;去年是看架势,今年要看内质。各县(市)城市框架拉开了,今年一定要把基础设施的五通一平、六通一平,甚至九通一平搞到位。
二是全面推进便民利企措施。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便民、利企,核心就是先批后审,不能循规蹈矩。大家要学习规划局“虚拟红线”的做法,项目一签约就划出虚拟红线,在办理土地挂牌的同时,让投资者着手设计,土地一到手,立马开工建设。虚拟红线法节约了投资者的时间成本,提高了项目建设的推进速度,这是创造性的执行政策的范例。市直部门都要向他们学习。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对各部门推出的便民利企措施,要加强审核,加快推出,拿出干货,不要玩文字游戏,不要搞成几百字、几千字不管用的官样文章。一定要像规划局那样,只要管用,哪怕是一条措施也行,也就是成绩。
三是人社系统和教育系统要对在建的项目,逐一上门征求意见,签订用工培训协议。重庆为什么发展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发挥了主导作用,为所有签订到重庆发展的工业企业招工并开展培训。关于这项工作,人社、教育、民政、妇联、工会等部门,都要参与其中,深入进去,了解企业什么时候用工,用多少工,有什么要求,再和职业院校签订合同,委托定向招生培训。这样一举多得,对职业院校来说既可以收学费,又可以拿补贴,何乐而不为呢?对企业来说,合同签订后,等厂房建好员工培训也完成了,大大提高了效率。今后,考核人社局、教育局的工作,必须重点考核这项工作。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部门如果把这件事做好了,就有功于我们人民。
四是全面推广城区以社区为单位组建股份合作社的做法。要推广这种模式,除补偿拆迁和交足社保金外,拿出更多土地征用补偿款,集中起来到账不到户,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公共仓储、蓝领公寓、白领公寓,彻底改变过去把土地征用款分光、用光、吃光的作法。这样,通过集体组织,解决现在土地约束问题;解决土地占用之后,年纪大的农民就业岗位、渠道问题;从长远来讲,还解决了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保障问题。这是一举三得的大好事,要下大力度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