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污水资源化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01-14 11:09:37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出台《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的具体落实,是推进水资源供给侧改革的创新举措,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助力乡村振兴、改善水生态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污水资源化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


污水资源化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水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纽带,水体质量直接关系到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质量。污水资源化以水质提升和再生利用为目标,从源头阻断经济社会排放污水进入自然水循环过程,改善水体质量,从而维持水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人与生态系统和谐共生。


污水资源化是落实节水优先方针的重要举措。节水优先就是把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各个环节都要加强节约利用。污水资源化利用强化开发环节的补源,强化使用环节的串联利用和循环利用,强化排水过程的提标改造和减排利用,强化配置过程的分质利用和再生利用,既是开源也是节约,对于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二、实施污水资源化是适应我国水资源短缺状况的必然选择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水情。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呈现明显的衰减趋势,使得先天不足的水资源条件更是加雪上加霜。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地区为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常常对水资源无节制索取、不合理开发,造成水土流失、湖泊萎缩、江河断流、水体污染、土地沙化、生态恶化等问题,进而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矛盾。


新时期我国正在经历从经济大国发展成为经济强国的过程,为保障国家粮食、能源、生态、社会等安全,实施乡村振兴、城镇化、工业现代化及建设美丽中国等都对水资源提出需求,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水生态环境压力将更为严峻。根据过去20年城镇化率与城镇用水的相关关系,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城镇生活用水将增加16.7亿立方米,如果据此规律推算,到2030年我国人口高峰期,仅城镇生活用水就将增加250亿立方米。如何解决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有利于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矛盾。城镇废污水数量大、分布广,水量和水质比较稳定,不受季节影响,方便满足广泛分布的用水需求。与开发新水资源相比,污水资源化利用具有不影响生态环境、不争水、不筑坝、不淹地、不需长距离输水、就地利用、见效快、成本低等优点。现状全国城镇废污水排放量高达750亿立方米,随着人口增长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污水排放量仍会持续增加,污水资源化利用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将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水源。


三、实施污水资源化是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我国水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水环境质量向好发展,但总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根据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Ⅳ类~劣Ⅴ类水河长占评价断面的25.1%,Ⅳ类~劣Ⅴ类湖泊(水库)占评价湖泊(水库)的30.9%,富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占28%,Ⅳ类~Ⅴ类地下水水质监测井占总监测井的85.7%。通过推进实施污水资源化,可以带动全社会监管污水治理的效果,倒逼提升污水治理标准,保障污水处理效率,改善我国水生态环境质量。


实施污水资源化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水治理保障。我国农村用水量不稳定、地区差异性大,缺乏标准严格的污水处理厂以及管网系统,是我国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薄弱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挑战之一。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分类选择污水处理标准和模式,逐步消除黑臭水体,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障供水安全,既能够保障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水资源需求,又可以有效提升农村水生态环境,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四、实施污水资源化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动力


实施污水资源化将推动一批污水处理厂的新建和提标扩容改造,涉及再生水输水、蓄水、配水工程,及新增用水项目建设,将加速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服务发展,催生规模庞大的新领域环保产业,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扩大就业,推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实施污水资源化能够为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的补充水源,将从根本上阻断水体的重要污染源,降低污染排放强度,推进改善江河、湖泊、水库及地下水体的水环境污染。新增再生水优先保障江河湖泊被挤占的生态用水及回灌超采的地下水,大幅改善地表和地下水生态状况,这对新时期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污水资源化能够为百姓增加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污水治理标准及深度将不断提升。提高污水处理标准,实施污水资源化,是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江河、湖泊、水库水体环境的改善、生态湿地和公园的增加能够使百姓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是一项兴利除害、利国利民的战略举措,需要高站位、高标准、高效率持续推进。


一是需要多部门协同推进实施。污水资源化利用涉及科技、工信、财政、自然资源、环保、住建、水利、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多部门,需要加强协调,构建完善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支撑体系,分步落实、强化监管。


二是需要政府和市场相结合推动。污水资源化具有鲜明的公益性特征,国家应在项目融资、收费制度、财政补贴、政策机制等方面予以扶持,同时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发挥水价杠杆的作用。


三是需要实施差异化处理与利用。污水来源不同、利用对象不同,需要根据差异性用户需求分类提升污水处理标准,分类制定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城市绿化、水体景观、生活杂用等不同用途的水质控制标准与实施办法,分级分类进行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四是需要重视科技创新。目前污水资源化技术装备的建设、运行和物耗成本偏高,部分高端膜材料及装置等关键技术装备还主要依靠国外,需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并建立与不同回用目标和不同区域特点相适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可负担的多层次污水资源化技术供给体系,完善针对各类回用目标的水质标准、技术工艺标准、装备标准、建设与施工标准、运维和监管标准等标准体系。(作者:赵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副所长)